小編出任務|現場直擊2025商周CEO學院年會
2025-10-02

9月10日,264位企業家齊聚台北晶華酒店。這不僅是一場年度盛會,更是台灣企業社群格局的一次歷史升級—
全新「#商周領袖會」正式誕生! 🎉
#從兩會到商周領袖會:全面迭代升級
2018 年成立的「企聯會」,六年來累積超過 500 位企業家會員;2020 年誕生的「企領會」,短短四年就成長至近 300 位會員。兩大社群分層深耕,攜手打造出橫跨產業、北中南串聯、產業交融的黃金人脈圈。
隨著商周CEO學院課程的快速推進,越來越多來自 #百億CEO班、#CEO50失敗學、#雙軌轉型 以及 #EVP員工價值主張 等課程的同學們渴望進入這個高規格圈層。這讓學院意識到:社群必須升級,舞台必須擴大,讓更多企業家有機會進入核心圈層。
2025 年會,是一個新起點。
從此,企聯會與企領會的榮光,將匯聚成「商周領袖會」的能量。
於是,在年會現場,我們正式揭曉
全台最大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社群 —「商周領袖會」正式啟航🚀。
這個新社群,代表的不只是數字的累積,而是價值的進化:
圈層的高度:市櫃董總、隱形冠軍、新創領袖,共築最值得投資的人脈資產。
活動的規格:從過去的 1+4,升級為 1+8
▶ 1場年會
重量級企業家登場,開啟最前沿的對話。
▶ 4場企業參訪
由董總親自接待,走進標竿現場,學到的 是「在外看不到的經營心法」
▶ 4場領袖講座
每一場都緊扣趨勢與洞見
資源的厚度:不定期彩蛋活動、跨產業連結、海外參訪等,讓成長不斷前進。這意味著,幾乎每個月,領袖會的會員都能聚首,持續連結與交流。
這不僅是一個新名字,而是 #商周CEO學院 信仰的延伸:
#與強者為伍_與智者同行
三場演講:呼應商周領袖會精神
#第一場_影響力來自第一線
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分享,她始終堅持走到第一線。
從八八風災到花蓮地震,她帶回來的不是感動,而是具體行動:
連公益都能做到像經營一間世界級企業一樣卓越:不是止於短期救急,而是搭建能長期運轉、持續放大的平台。
帶給企業家最深刻的啟發:👉 影響力,不是坐在台上講,而是走到第一線去做。
#第二場_影響力就是競爭力
台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冠宇,提出一個關鍵觀點:公益並不只是「給予」,更是一種「創造」。
• 公益平台,可以成為新世代人才的培養場
• 公益行動,能帶來跨界合作與新商機
影響力已不再只是軟性資產,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。對企業家來說,公益不只是責任,更是投資──投資於人才、信任與生態系。
#第三場_創新局從小處開始
最後登場的是,遠傳電信資訊長暨執行副總經理胡德民,他帶來「AI 加速數位轉型的策略與實踐」。AI 已經不再只是科技業的專利,而是所有企業的必修課。胡德民分享了四個關鍵提醒:
1. AI 是轉型的關鍵推手 — 趨勢不可逆
2. 技術導入要務實 — 從目標對齊到落地實踐
3. 經營管理與風險控管 — 讓 AI 成為可持續的資產
4. Begin from small — 小步快跑,持續迭代
遠傳的經驗啟示錄, 創新,不是喊口號,而是從第一個小動作開始。
三場分享,看似跨足 公益 × 人才 × AI,其實背後有共同精神:
👉 站在第一線,才能真正理解挑戰;敢於實踐,才能開創新局。
這也是「商周領袖會」存在的意義。
不只是學習,而是行動;不只是個體,而是圈層。
在關稅戰、AI 革命、供應鏈重組的時代,沒有人能單打獨鬥。
唯有與強者為伍,與智者同行,才能走得更穩、更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