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周線上課程

你正在用AI打一場錯的戰爭嗎?

撰文者:邱奕嘉

2025-08-22

CEO會客室

上週我跟一位老朋友吃飯,他是製造業的二代接班人。聊到AI,他興奮地跟我說,自己剛導入了生成式AI,現在公司報告產出速度快了三倍,客服回覆也更精準。我聽了替他高興,不過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:「那你的競爭對手,是不是也能很快做到一樣的事?」他愣了一下,笑著說:「好像也是喔。」

這就是我最近常看到的現象。生成式AI的確可以在短期帶來效率的飛躍,但這種紅利並不稀缺。今天你能用它更快寫文案、更有效率做報告,明天競爭對手就能做到一樣的事。這樣的比賽跑得再快,終點線也不會改變。

真正重要的,是領導者要想清楚,AI能不能幫你改變企業「創造價值、傳遞價值、變現價值」的整個邏輯,讓你的商業模式變成別人無法複製的樣子。這是我在讀《人工智慧融合策略》時最有感的一點。

書的兩位作者,維傑和文卡特,提出了四種可以根據情況靈活運用的AI融合策略。第一是融合產品,用AI讓單一模組或設備功能更強大;第二是融合服務,把客戶的使用歷程和後台系統串在一起,讓雙方的互動持續不斷;第三是融合系統,把企業內部的模組和資料整合起來,形成可以自己運轉的營運閉環;第四是融合解決方案,和合作夥伴一起建立資料網絡,處理那些單靠自己無法解決的複雜問題。

這四種策略沒有先後順序,也不需要一次全做,而是要看企業的成熟度、組織條件和市場定位,再決定怎麼切入和搭配。

要讓這些策略真正發揮力量,背後的基礎是數據。作者提醒,數據的價值不在於多,而在於能不能形成獨特的「數據圖譜」。這個圖譜清楚描繪你的產品和服務在不同場景的連結,並且透過分類、結構化和持續累積,最後形成規模夠大、範圍夠廣、速度夠快的資料網絡效應。這種數據才會變成企業的長期資產與競爭護城河。

技術的進步往往會帶來商業模式的改變,AI也不例外。融合策略的價值就在於幫助領導者從數據出發,走向價值重構,最後落實到行動。不管你是製造業、服務業還是平台型企業,這已經不只是研發或資訊部門的事情,而是每一位領導者都必須具備的能力。

未來十年,贏家的關鍵不在於技術有多尖端,而在於能否用AI重塑商業模式,打造屬於自己的數據護城河,並在生態系中站在關鍵位置。這場戰爭的本質,不是省幾個小時的時間,而是要用AI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,要讓AI成為你獨特的競爭優勢來源,找到那條只有你能走的路,讓對手無法追趕,甚至看不見你前進的方向。

© 2025 Business Weekly a division of Cite Publish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.

我知道了

撰文者: |

我知道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