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周線上課程

川普關稅風暴下的三部曲行動指南

2025-05-08

課程筆記

川普關稅風暴對企業來說,可能是一場寒冬,也可能是下一個成長曲線的起點。關鍵在於:千萬不要等局勢明朗才佈局,因為那時,領先者早已搶得先機。企業必須及早盤點,決定是斷捨離後轉型,還是啟動雙軌轉型,至少要先確立一條明確的行動方向。
盤點完成後,下一步是擬定行動策略。


這套策略,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過冬準備、情境備戰、佈局未來。

第一部曲:過冬準備——以最壞情境反推存活底線
首先,我們要假設川普關稅風暴不會短期結束,很可能延續六個月到一年以上。基於這個假設,企業必須誠實面對兩個極端問題:


▲ 若營收為零,公司能活多久?
▲ 若營收降到只剩50%,可以撐多久?

這樣的存活檢測,是企業過冬的基本功。企業必須拆解過去的成長動能,理解細分市場與產品線各自的貢獻度,並預判關鍵因素在未來三年的變化。打個比方,企業過去三年如同以時速八十公里行駛的車輛,如今路況巨變,未來還能維持多少速度?掌握這條「安全界線」,企業才能量力而行,決定該踩多少油門,又該保留多少油箱容量,為未來佈局。


最重要的是,CEO應該問自己:未來三年,我能拿出來投資新事業的安全資源有多少?這不只是為了過冬,更是為了健康成長與轉型突破。


第二部曲:情境備戰——在混沌中持續練兵與優化
目前,大多數企業正在進行現況優化,例如調整客戶策略、供應鏈盤點、庫存精簡等。但這個階段真正的重點有三件事:

第一,定期(至少每週)盤點重要事項。在忙亂中,大家往往只顧著處理緊急又重要的事,而忽略了重要但不緊急的工程。CEO或高階主管必須主動自省,確保真正關鍵的項目沒有被遺漏,而不是隨同仁一起瞎忙。

第二,持續資訊收集。川普政策變化頻繁,各國回應快慢不一,未來的不確定性極高,尤其地緣政治正重新洗牌。因此,這個階段不只是救急與優化,更重要的是收集資訊。開會時,不只是檢視任務是否完成,更要關注團隊帶回了哪些新訊息。資訊是決策修正的燃料,也是情境滾動調整的依據。

第三,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,確保團隊真的「動起來」。動起來,不只是完成手頭的工作,更是要維持推進節奏,讓組織在變局中持續累積動能。CEO可以主動帶領團隊,針對未來可能情境進行各種模擬演練,或在新事業布局中,採用「以賽代訓」的方式,讓團隊在實戰中學習,在推進中成長。


川普關稅風暴的特性是「又臭又長」。真正危險的,不是風暴本身,而是團隊在長期無感中被溫水煮熟。CEO此刻最該警覺的,不是關稅持續多久,而是自己的團隊是否隨時具備再出發的戰力。


第三部曲:佈局未來——從新市場思維出發
危機時期,也是重新思考與砍掉重練的最佳時機。除了針對既有業務進行調整外,CEO們更應從客戶端出發,重新構築對市場的想像,運用市場視角的三層同心圓思維:

■ SOM(Serviceable Obtainable Market,可獲得服務市場):目前產能全開後能直接吃到的市場。

■SAM(Serviceable Addressable Market,服務可觸及市場):看得到但尚未完全滲透的市場。

■ TAM(Total Addressable Market,整體潛在市場):產品或服務在特定產業中可達到的最大市場,例如重新定義企業的本質。

不要被現有客戶或市場規模框住,更不要把SAM誤認為TAM。應以開放式思考,先勾勒未來市場的可能藍圖,再倒推回來設計新的商業模式。


這不只是過冬,而是企業成長與團隊升級的轉捩點


這次川普關稅風暴,無論最後是曇花一現,還是演變成長期角力,本質上都不只是讓企業「撐過去」而已。真正重要的是,這是一場企業體質重塑、組織能力升級的契機。懂得以終為始的企業,將在動盪中打下未來成長的地基。畢竟,有勇無謀是愚蠢,有謀無勇是懦夫。現在,就是展現「有勇有謀」的最佳時刻。

© 2025 Business Weekly a division of Cite Publish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.

我知道了

撰文者: |

我知道了